的时候,只是,或许自己是看不到了。如今自己只能尽可能的壮大大晟的国力,为后面的子孙积攒开战的实力。
元熹随意的话却说到了齐越的心坎里。往后,他总是时常带着元熹去政事堂议政,每当与群臣意见不和的时候,他都让公主说说看,而元熹也总会照着父皇的心意答,直到看见皇帝眉开眼笑,抱着公主直夸真是朕的好瑜儿。
众人都看得出,若是元熹公主是个皇子,那这为了了储君之位必定是板上钉钉了的。
说到储君,若璟瑞太子在世,那以他嫡长子的身份,太子之位必定毫无争议,群臣也无话可说。但随着他的薨逝,群臣为了太子之位的明争暗斗又要重新上演。
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如今皇子们虽都还小,但群臣们早已在暗暗抉择自己日后的所要扶持的君主:
皇长子齐襄,毓贵嫔所生,占了个长子的身份,但从小便体弱多病,学业和能力上也并非优异,况且他母家势单力薄,给不了他家世上的助力,皇帝也对他恩宠一般,所以没有几个人打算支持他。
皇三子齐瑾,翊淑妃所生,非嫡非长,母家势力也一般。但为着他母亲与太后交好的缘故,不少世家都有些看好他,纷纷派自家的命妇入宫拜见时拐弯抹角地问着太后的意思,太后却并不表态。世家也猜到了太后的意思:还是想要一个拥有晏氏血脉的皇子来扶持。
皇四子齐泽,惠嫔陶氏所生。但实际上这其中的原委,不仅宫里人清楚,朝廷上的少部分人也知晓真相,尤其是沈相一派。这个和沈相血脉相连的皇子,自然成了沈相一派必定扶持的人选。
但左右陛下如今正是春秋鼎盛,日后必定还有更多的皇子,再加上如今的三位皇子都还年幼,且不论不知能力如何,单论是否能平安长大便都还是个未知数。为此,群臣也都还是处于观望的态度,最多就是在皇帝面前奉承元熹公主几句,讨皇帝的几分欢心罢了。
说到元熹公主的得宠,后宫众人都很欢喜,毕竟每年公主过生,陛下都会难得大方地犒赏全宫宫人,为公主积福。然而唯有一人,看着元熹的渐渐长成,既为她高兴,却也为自己感到失落。
那便是舜华。
无疑,舜华自然是万分疼爱这个妹妹的。她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