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听的歌,可以去寻找这种规律。”
“规律?”周围的听众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李默然,渴望着他进行更多的解释。
“比如音乐当中的一些和弦规律,听起来会比较‘悦耳朵’……”
“比如在绘画和雕刻中,对称有时候是一种美,错落有致有时也很不错。”
“诗文当中,排比或者工整的对仗,或者巧妙的比喻,也可以实现一些漂亮的效果。”
“那是不是找到这些规律了,我们就可以做出很‘酷’的玩意儿啦?”几个孩子兴奋地说,表情跃跃欲试。
“那我们可不可以把最好听的旋律抄下来,不断重复?我觉得那前奏太平淡了,听着无聊,等着憋屈。”一个孩子建议道。
对于这个孩子的想法,李默然不好反驳,因为这样的例子在表层世界当中也不算少见。
某位喜欢画羽毛的美工,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是也得每天画大鼙鼓、大长腿,想尽一切办法用立绘给玩家带来直接的刺激,勾起玩家的消费欲望。
这算是艺术创作吗?似乎无法否认。但是“商品”的感觉却要更高一些。
但最后,李默然还是摇了摇头,说出了那位老对手告诉他的话。
“刺激,并不是幸福,单纯进行刺激,也不是艺术。”
李默然指了指自己的大脑:“就比如,假设我们脑袋里有一根神经……你可以理解成一根弦,我们只要拨动它或者刺激它就可以非常快乐和兴奋,那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一种最高艺术形式了。”
“那就是把脑袋切开,用电火花一直刺激那个神经。”
“也比如有一些鲜艳的蘑菇,吃了之后会让人产生幻觉,飘飘欲仙,带来绝妙刺激体验,甚至可以让人离不开,让人上瘾。”
李默然笑了笑:“我觉得吧,好的歌听了之后应该是回味无穷,或者是让你想起某些人某些事,或者抚慰你内心的伤痕、给你向上的力量,而不是上瘾吧?”
小孩子们沉默着,细细品味着李默然话中的含义。
“当然,这种东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听了会悲伤的歌很有意思,听了让人欢快想笑的歌也很不错,重要的还是你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想要传达些什么,传达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