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产队是不是有非常大的一块地,那里全是黄土,不适宜种庄稼。”
“是啊,确实有这么一块地,面积有一百多亩,上面全是黄土,下面好几尺深也是黄土。
这些黄土块全是土疙瘩,像菱角一样,敲都敲不碎。
雨天这里遍地是黄泥巴,一脚踩下去就会陷得很深,连鞋子都拔不出来。
这块地让人头疼,不种点东西又浪费,种上庄稼也没有什么收成,我也不知道这块地到底能干什么。
有人说在这里挖个鱼塘,可这么大的一块地,要挖到哪个猴年马月,再说了,挖出来的黄泥又没有地方放。”
苏臣笑了笑,开口道:“爸,您有没有想过,在那里建个窑厂。”
“建窑厂?”
苏东年一下子愣住了,他根本没有想到在村里建个窑厂,以前也没有想到。
“对,就是在那一百多亩的黄土地区域,建设一个窑厂,生产砖瓦。”
“这个我还真没有想过,怎么个建法?”苏东年一下子来了兴趣。
“我也不知道怎么建设窑厂,我们生产队里有一个叫黄羊的知青,他已经着手研究这块黄土地,希望能在这里建设窑厂。”
“是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我现在就去那块地看看,再去找黄羊,听听他的想法。”
苏东年说完,便去找靴子,准备出门。
“爸,您是不是太急了,外面还下着雨,等雨小点再过去吧。”苏臣赶紧阻拦。
“这点雨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我有靴子有伞,还怕这点雨。”
说话间,苏东年已穿好了雨靴,拿着雨伞出门了。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苏臣本以为父亲看过那块地之后便可返回,可一直等到中午,父亲才拖着湿漉漉的身子回家,此时他的裤腿上全是泥泞。
余桂芝见状,便有点不高兴了,一边数落苏东年,一边给他找衣服。
“苏臣,那个叫黄羊的知青说得没错,在那里建设一个窑厂,是最佳选择。
虽然我不懂得烧窑,但我清楚,用那里的黄土制砖坯烧窑,可以为生产队带来巨大的收益。
若干年以后,那里的黄土用完,就变成一个大鱼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