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汉最被低估的功臣(2/6)
错就曾多次上书削藩改革,但并未被采纳。太子刘启却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袁盎等人则持反对态度。

    随着汉景帝即位,早有削藩之意的汉景帝与晁错一拍即合,直接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不久之后,晁错着手推行削藩策。

    然而,削藩在一定程度上会被理解为对皇族血亲的冒犯,晁错强行推行削藩,其实冒着极大的风险。

    晁错的父亲深知削藩的后果,苦心劝解无效后,服毒自尽。而晁错面对重重危难却坚持了下去,由此也能看出他出于为国深谋远虑的考虑。

    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在描述晁错时都用了四个字:直刻深苛,也就是严厉、刚直、苛刻、心寒。他筹措卫国,深谋远虑,奋不顾身,是一位切实做事的忠臣。

    可惜自古忠臣无好死,晁错也未能善终。

    汉景帝下达削藩令后,仅十多天就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七国联军早有预谋,齐国禁军迅速响应,这让汉景帝始料未及,方寸大乱

    。此时,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而另一方面,在窦婴的推荐下,汉景帝问计于与晁错有仇的袁盎。袁盎却建议杀晁错来平息诸侯的怒火,叛乱自然就会平息。

    然而这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情,汉景帝却认为牺牲晁错可以换取诸侯退兵,于是批准了将晁错满门抄斩的奏章。

    更为凄惨的是,作为汉景帝老师的晁错,到死的一刻才知道学生的无情。汉景帝派人到晁错家中,谎称让他上朝议事。

    而在其乘坐车马经过长安东门时,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当即把他处以腰斩,满门诛杀。

    而当时的晁错还穿着朝服,以为是上朝之路,没想到却是黄泉路。由此也能想象晁错临死的心情:自己舍生忘死,为国尽忠,却被处以极刑。

    然而,杀死晁错并没有让七国军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备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

    晁错成了牺牲品,让汉景帝知道无路可退,才下定决心平叛。在周亚夫的指挥下,最终仅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对于晁错之死,或许有人会站在汉景帝的角度去苛责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