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市场,还是以传统动力为主。”
陈晨步步为营:“那是因为市场还没有适应生产力。”
“目前来看,油船还是远洋航运的最优解。”老爷子针锋相对。
是。
电动技术指数级爆发,但能量密度还是和油有本质上的区别。
海运需要的能源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被电力替代的。
甚至就算固态电池有决定性突破,电动技术也不一定外溢到海运的领域。
可陈晨有自己的想法:“这就要看您怎么看待市场了。”
“如果是传统海运,清洁能源里恐怕只有可控核聚变能用,电池永远都是弟弟。”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低一些。”
“去抓那些巨头抓不到的市场,瞄准3000teu以下的小船份额。”
一言至此。
老爷子本来已经停下来的手又开始翻动企划书。
技术上的事情,他不专业,他也不感兴趣。
因为无论说的有多么花里胡哨,电动技术的能量密度暂时无法解决。
可陈晨确实在市场方面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
在老爷子看企划书的同事,陈晨努力画饼。
“船越小,越统一,造船成本和运营陈本越低,满载率越高。”
“进而能开出更多的班次,,以更高的灵活性覆盖更广阔的市场。”
“这些优点,恰恰巨头们主动回避了。”
陈晨在企划书里罗列了详细的数据。
海运行业不是只有大船这一条赚钱的路线。
要是单拼利润率的话,小船快跑谁也不虚。
尤其是当下。
跨境电商取代传统贸易,小单快返的模式崛起,让小船快送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除此之外。
陈晨还罗列顺风与生俱来的优势——陆空运力网。
有顺风航空和顺风速递作为保证,小船快送根本不缺客户,而且顺风的业务也更适合用小船的模式。
双方正好互补,形成了良性循环,能更好的对抗周期。
看到这里。
老爷子逐渐能够理解陈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