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郑宇村也收起了玩笑的表情,眼神有些空洞。
他能理解大战略的布局,但也对实际的执行有一些费解。
常识来看,航运这块总是吨位为王。
谁的船大,谁的运输成本就低,谁的市场就大。
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郑宇村也知道,全球的航运巨头都是凭借巨轮起家的。
而陈晨要反其道行之,搞小船。
这种反直觉的主意一时半会很难消化。
“关于你说的小船快跑,能再细一些吗?”郑宇村想要获得更多有效信息。
“以目前的电池技术看,能量密度还不足以支撑太大的船和太远的航线,因此我们想在内河先试点一下。”
“内河?”
陈晨点头:“不知道你听过顺风的次日达计划吗?”
“我知道啊,就是给空军送装备那个。”
“瞎几把说,给空军送装备是无心插柳,这个次日达计划设立的初衷,是以大型货运无人机负担中短航线,减少运营成本,并且增加时效的计划。”
郑宇村打趣了两句,随后一点就通。
次日达的灵魂是双尾蝎。
比起传统的货运飞机,这玩意儿不需要人,也就不需要机组成员,不用考虑执飞频次。
因此只要有货物,这玩意能一直飞,用数量和频率来提高实效。
经过这几年的试点,事实也证明无人货运飞机是中短航线的最优解。
但陈晨觉得不够:“现在双尾蝎已经服役好些了,但还是没有达到卫总想象中那种极致无人化的场景。”
“我懂,你再无人化,双尾蝎还是需要飞机场来配合。”
“是这个道理,哪怕后来我们推出了一些新的网络,但也只是锦上添花,没有解决根本的痛点。”陈晨点头。
后来的三体式网络也算是极致无人化的探索。
起初,他们想用固定翼+旋翼+倾转翼的模式来解决痛点。
但最后只解决了空军的痛点。
顺风尝到了点甜头,不多。
究其原因,有一个逻辑始终无法逾越。
成本要低,飞机载荷一定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