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天子早已猜到。
但他在等徐璟亲口说出来。
天子不语。
徐璟也不敢继续往下说。
“怎么不说了?”
天子见此,开口了。
徐璟低头,沉声道:“父皇并未应允,儿臣不敢多言。”
“不敢?朕看你什么都敢,上次不是顶朕顶的很好么?这次不敢说话了?”
“正是上次知错,儿臣回去之后三省吾身,故才不敢乱语!”
天子凝视着徐璟。
自己这大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怀着一颗仁心。
治国之道有千万种。
但在天子眼中,仁心难以治国。
武国立场以来,一直延续着立贤不立长的传统。
正是在这样的规制之下,才让皇子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从众皇子之中杀出重围的帝者,绝对不可能怀有仁心。
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将来继承大统的九五之尊。
“现在朕准许你说!”
天子应允,徐璟才把后面的话给说了出来:“大武三面临国,一面靠海,南边胡夷来犯,北边与强齐交战,西边沿海,海上小国诸多,但他们不善陆战,唯有东边……”
“东篱国?”
天子率先脱口而出。
东篱是小国。
人口不多,但却强兵。
国土之内百姓的十万,兵便是十万。
全民皆兵,说的就是东篱。
只是东篱紧靠大武,三面环海。
在条约之下,东篱兵马从未踏足过武国境内。
两国也一直交好。
在天子举兵伐齐之时,也曾派人前往东篱交涉,望东篱借兵。
但却并未得到回应。
徐璟重重点头:“父皇所言,正是儿臣所想,东篱人虽少,但兵力强,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的水师。”
天子嘴角一扬。
水师在手,可走水路绕行齐国东境。
破齐东岸而入齐境。
自此。
齐国三面受敌,可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