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
郑宇村同意陈晨的意见:“他们的航空人才几乎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我们也认为波音没那个实力。”
“不过这也算是咱唯一的对手了。”张明瑞上前接过资料。“哟,你们这次情报拿的很准嘛。”
他们发现关于f47的机密情报很详细。
从设计构想到几次论证会议的结果,都有详细的表述。
单看情报,仿佛郑宇村列席过他们的参联会一样。
“这也多亏了保密战线,我听说f47项目里有我们的同志。”
郑宇村笑着解释完,话锋一转。
“当然了,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认真的对待,对于f47还有几手准备。”
“上面也对这架飞机正在进行论证,看看有没有阻碍的条件。”
陈晨听完忍不住笑了:“你们都多余阻碍。”
“虽然项目里有我们自己人,但不能太不当回事儿了。”
陈晨心里跟明镜似的:“一个好的项目,落地了可能是威胁,他这个破玩意儿,你就让他落地。”
波音的航空工业是有目共睹的。
这些年除了事故之外,这家公司很难上头条。
技术的固化和产业链的失控,是他们无法根治的绝症。
在这种情况下,f47项目给到了波音,无异于一颗定心丸,只不过是给兔子吃了。
张明瑞点点头,跟着抠1:“我也倾向于陈晨的判断,这种项目阻止了,对我们才是损失。”
“或许你们说的没有错,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郑宇村若有所思。
虽然这两位老朋友没有在体制内。
但他们对于局势的判断很精准。
甚至和几位领导的战略判断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下的环境背景下,敌人是需要研究的,但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郑宇村收回了第一份资料,请出了今天的重头戏。
“预判敌人的装备发展,其实是为了梳理我们自己的装备做准备。”
“这个是由我牵头发起的计划。”
“目前代号404,还只是内部的一个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