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学着张欣把眼睛张大,瞪了回去。才把一脸震惊的张欣搂住,说起了她今天必须要说的事。
朱棣做了这大明朝的皇帝这事已成定局。
等她们一起去了京师以后,这兴风作浪的必然不会少,徐氏看得透透的。
二子跟三子都跟着朱棣一起出去打仗了,战功肯定有,也会有人想下注在他们身上。
那么很多徐氏原来的想法跟做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些天徐氏就一直在琢磨这个。
朱高炽的世子之位是先皇册的,这个任谁也没法推翻。
朱高煦跟朱高燧不满也就不满了,主要也是对先皇的不满。
王位这个,徐氏觉得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朱高炽虽有不足,但也是基本胜任的。
打小朱高炽就是个会做人的世子。
除了不讨朱棣的欢心之外,朱高炽在他爷爷跟燕王府的官员这里,很有分量。
但两个小儿子也是亲骨肉,不适合掌着王府,徐氏就想着让他们生活无忧。
所以徐氏对两个儿子是有补偿的。
主要就是将来等徐氏跟朱棣都不在了,分府以后的钱银方面的补贴。
只要他们好好经营,三代之内,绝不至于困窘。
在朱高炽娶妻之前,徐氏跟朱棣把三兄弟都招到跟前安排完了,大家也都认可了。
只是嘴皮子上,三兄弟还是会打打架,互相看不上彼此。
也就是张欣嫁进来以后,看到的三兄弟的相处模式。
至于朱高炽这边,徐氏原本想着朱高炽偏文治,将来当镇守边防的王爷,在武功这方面差了。
所以早早就把朱瞻基养到了膝下。
从周岁起就开始给朱瞻基泡药澡,等底子打好了,再请厉害的师傅来教。
一个武功上佳的世孙,就是她给朱高炽加上的筹码。
只要朱瞻基长大了,就能帮着长子把位置坐住,坐稳。
长子长媳把封地经营好了,将来孙子当了王爷,也会很稳当。
文治方面道衍和尚愿意教,朱瞻基学学那更好。
文武双全,将来不至于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