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304章 《京报》总裁(2/3)

    【诏令每年二税以长运法交纳。】

    这新年的第一项关于民生的诏令,很是迅速的颁布了出去,

    也由朱瞻基的《京报》以大篇幅文章对这项诏令认真的做了介绍。

    这个是韩王朱松接任《京报》总裁以后的新举措。

    比如这个最新的长运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原拟的支运法,在朱棣回来跟内阁商量以后,支运法就改成了张欣提议的兑运法。

    也就是把老百姓送粮食去各地的常盈仓再随船护送粮食上京城,改成了老百姓只需要送粮食到卫所即可完成纳赋。

    在颁发之前,朱瞻基提了一嘴,不如送佛送到西。

    他跟朱棣出去这一趟,看到了更多的民间疾苦。

    老百姓送粮食去卫所其实并不便利。

    特别在出行这里。

    运粮必然要用车,家里没车的必然要租车。

    可是在纳赋的那段时间,跑单帮的能遮风挡雨运粮食的大篷车要价都不便宜。

    车夫还并不帮忙搬运粮食,也不保证粮食的安全抵达,老百姓家里还得出一到两个人跟车。

    所以还不如让卫所的军士直接带着空车到田间收取。

    车跟人,每个卫所都不缺。

    内阁又讨论了一圈,最终认可了朱瞻基的建议。

    朱棣也觉得朱瞻基大有长进。

    反正国内太平,特别是南边的产粮区,地方卫所都很闲。

    而且,这么一来,还避免了卫所收取粮食时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的弊端。

    最重要的是,这是真的替老百姓着想,还能落到实处。

    皇家人在这种德政里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被韩王朱松以一种很写实,很大白话的方式在《京报》上一一说明。

    皇帝朱棣提议的支运法——到太子加太子妃张欣建议的兑运法——再最后落实为朱瞻基版的长运法的各种曲折,在京报上通通写得一清二楚。

    但凡能看懂的,都会拱手向着京城的方向喊一声:

    皇上万岁!!!

    太子太子妃仁慈!!!

    皇子太孙威武!!!

    自此,由朱瞻基命名的长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