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373章 小科普——明朝月子房(1/2)
    老规矩——不看过。

    ps:

    有几句肺腑之言——每天在早上六点钟,在瓜刚刚写完发上去就看文的宝宝,要保重身体啊。熬夜真的危害很大!!!

    年轻时可能不明显,可一上了岁数,真的会有反噬!!!

    瓜因着半年日夜颠倒身体不适,今天看了第三位中医。

    老中医说,很有脑梗的可能,几乎能吓死一只瓜。

    但症状都对上了,脖子硬,脑袋容易晕眩,会偏头疼。

    宝宝们,能不熬夜千万别熬!!!

    终于明白写手们为何猝死!!!!

    ~~~~~

    不用看,正在修文。

    回归正文:

    关于明朝的妃嫔们使用的月子房。

    明朝的后宫典制在明初就被太祖朱元璋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六局一司统管整个后宫,包括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以及宫正司。

    六局一司上面还有一个司礼监,本来属于半平行机构,有事是互相调派的关系。

    后来因为太监崛起,女官式微,六局一司变成了被司礼监管理的部门。

    而很重要的月子房,严格来说不属于这六局一司中的任何一个。

    仅仅是后宫嫔妃一旦有喜之后的临时机构。

    机构的主要人员是根据妃嫔们的生产需要,临时从各个部门抽调的。

    但在后宫嫔妃数量多的时候,月子房又是常设机构。

    所以月子房其实是由好几个部门协调组织构成的。

    大致是太医院,御药房,尚食局,仪礼房,这四个部门的上级是礼部跟司礼监。

    明朝制度规定:

    妃嫔有孕,先要核实情况,然后由相关部门登记年月日。

    核对过皇帝确实有过临幸的登记,确保是皇室血脉后。

    有司再告诉皇帝,皇帝再给妃子安排专人负责其生产,具体事宜有司礼监和礼部筹划。

    月子房的人员配置,由司礼监招募。

    比如“三婆”和“诸母”。

    所谓的“三婆”,指的是:医妇,收生妇,奶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