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386章 大科普——关于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1/5)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很早以前,古人就总结过了。

    国家大事,就两种,一种是祭祀,一种是战争。

    国子监就起源于“祀”。

    因此国子监带有深厚的“祭祠”特性,比如国子监的校长称“祭酒”。

    隋朝时,国子监从太常寺中独立出来,才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国子监的功能才正式确定下来。

    【国子监的发展】

    明朝的国子监实际上有三所,最早的国子监始建早于明朝建朝。

    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正月,朱元璋下令在婺州开设郡学。聘请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徐原等为训导,这是国子监的最前身。

    1364年,元末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司官属。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建应天府学。同年,应天府学改为京师国子学。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职。

    1368年,洪武元年,明朝建朝。

    1369年,洪武二年,以临濠(今安徽凤阳)为中都,置中都国子学,命京师(南京)国子学分官领之。

    1381年,洪武十四年四月,因原址处于闹市,并且过于狭小,朱元璋下诏在鸡鸣山下重建国子学。

    1382年,洪武十五年三月,朱元璋下令国子学改称国子监。

    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月,新国子监竣工,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旧国子学改为应天府学。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罢中都国子学。

    1403年,永乐元年,始设北京国子监。

    1420年,永乐十八年,改北京国子监为国子监,以京师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学生遂有南、北二监之分。

    ~~~~

    【国子监的校区】

    按左庙右学,分教学区跟祭祀区。

    祭祀区主要就是祭祀用的,拜的是孔子,此处不赘叙。

    教学区的正堂称彝伦堂,是祭酒办公之所,也就是校长室。

    彝伦堂后面有六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