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
他们虽然愤恨林轩的话,但也不是盲目愤恨,而是为着大明江山社稷,为着林轩本身的安慰着想。
这样一来,朱祁钰就了解到,他们不单单是愤恨林轩,而是在乎以后的朝堂稳定,以后的江山社稷。
“嗯,他的情况,朕了解了,继续关着他吧,有什么情况,立即过来告诉朕。”
“是。”几个阁老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另外,新科进士,根据吏部的空缺,近日就安排相关的调动吧,一甲二甲的进士,受衔过后,朕都要见一见。”
“是,皇上英明。”
内阁阁老跟朱祁钰聊了大概两个时辰,领了命之后,便各自离开。
至于在国子监还在受罚的黄历,朱祁钰倒是没担心那么多。
国子监的惩罚很合适,不多不少,对于黄历这种人,他个人的生活习惯,别人无从干涉,但想要委以重任,还是得咋再调教调教,观察观察。
一甲三人,都进入了翰林苑,状元柯潜,被授予授翰林院修撰,刘升和王末,被授翰林院编修。
其他的二甲,三甲新科进士,大多都被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监博士等官职。
经过国子监和吏部的双重考察之后,也有部分进士,直接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这些士子,基本都能保证被授予正七品官职,由吏部统一调配,择吉日上任。
还有一部分,除了授予地方官职之外,还被派遣到六部的其他部门,或者都察院,通政司等衙门实习政事,经过一番考察学习之后,再给予具体管制官职……
因此,近日吏部,国子监都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新增进士数量变化,他们日夜不停的跟各个地方沟通交流。
有的是几百里之外赶来的士子,一招中榜,当然是更希望回到祖籍所在地为官,这样也能为当地百姓谋福祉了。
不过,大多数没有被选派到地方的进士,基本上都留在了京城。
经过三日的忙碌,国子监和吏部,基本上都将新科进士安排妥当,只有一部分例如黄历之辈,一直没有下达诏书。
朱祁钰实际上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