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149章 当众念出(3/4)
几个人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而后妄加猜测,都开始想着明年的年号了……

    皇帝陛下,与皇太子殿下离开,百官跪送。

    等到皇帝陛下,太子殿下离开之后,诸多官员纷纷对着高拱冷哼,不过,高拱对此还是不屑一顾。

    一直紧紧团结在高拱身边的官员,那是一年一个台阶,仕途顺利,可之前跟着徐阶走的,不仅挪不了窝,升不了职,有的还要被调出京师,为高拱的人腾出位置……

    在朝会的三日后,皇帝陛下正式下旨,准许了高拱就科道言官就风闻奏事进行约束的奏疏。

    言官们吵吵嚷嚷了大半个月,最终还是抵挡不住这天的到来。

    而高拱的名声,在清流之中,也越发的坏了起来。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在清流之中名声坏了起来,但在另外其他群体中,却好了起来。

    高拱自诩为李悝,商鞅,王安石,天天嚷嚷着要变革,要让大明国库充盈,百姓生活富足。

    可在这些言官看来,所谓的变革,便是把老祖宗的规矩,变了又变,改了又改,错了又错。

    最后发现,还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对……只能遵循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才能长治久安……

    一动不如一静,这还是大多数官员的认为……

    …………

    一个月后。

    海瑞的奏疏终于进入了内阁,到了高拱的手中。

    文渊阁位于皇宫东南部,具体位置在午门内之东、文华殿南。

    起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九年建成文渊阁,其位于午门之内,面对皇城,刚开始的时候,是翰林院所在地,自成祖皇帝组建内阁之后,翰林院便从文渊阁中迁出,这里也成为了内阁官署。

    文渊阁共十间房,西五间中间的一间上悬牌匾“文渊阁”,左右分别有制敕房,西边为阁臣拟票场所,东边专藏典籍。

    在天顺年间,皇帝陛下命工部修整文渊阁门窗,增置门墙,从此,文渊阁成为一个在独立的小院……

    内阁也从永乐年间的皇帝秘书发展到了权力中心。

    大明帝国建立二百年后,内阁与文渊阁变合二为一了,说入阁为宰辅,“凡入内阁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