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深夜苦读为求功名“的大明有志青年……
按照朱翊钧上一世的看法,这个所谓的考成法,与后世的企业所使用的那种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有很多相似之处。
打工人痛恨。
老板高兴的一种举措。
不过,正如高拱所顾及的一样。
内阁的权力在考成法下,得以迅速的扩张,内阁统领监察机构,再以检察机构监督皇帝的中央六部,再以六部统帅文武百官以及地方官员……
而,这一点,朱翊钧是能够忍受的。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法令不同,官员庸散,会给大明帝国带来什么样子的危害……
而郭朴在与高拱的对话中,也说了这个解决方案……
不过,朱翊钧却并不满足与此。
大明的司礼监可以算作皇帝的秘书局,本就权势强大,若是,将这份考成总述在交给司礼监管理,那么司礼监本就强大的权势,更加得不到控制,大明两百余年历史中,形成的权力默契,平衡,就立即被打破了。
这是存在重大隐患的。
而朱翊钧想着借着这个考成总述再度成立一个宫中的行政机构,作为皇帝的代表,来帮助皇帝梳理考成总述,监督内阁。
永乐大帝成立内阁,内阁的堂官,才五品。
而这个梳理考成总述的机构主官,直接定位七品,他不能与朝廷的六部对接,上对皇帝,下接内阁,要全都取用刚刚入仕的人,并且要皇帝亲自随机指派人员……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考成法,朱翊钧还是支持的……
他能够让大明这座庞大的国家机器,重新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政令的发布,传播,施行,到验收形成了完美的闭环,也能促进官员们的办事效率。
朱翊钧看着信函,沉思了许久之后,才将信函放下,随后看了一眼仍然在气喘吁吁地张鲸。
“今日,高拱只见了张居正,郭朴两人,其他的门生故吏,一个都未曾见。”
“陛下,咱们的人盯的真真的,高府的前门后门,除了这两个人外,再无其他人进去。”
朱翊钧听完张鲸的话后,点了点头:“看来,咱们这位高大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