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415章 文治,武功,朕都要(2/4)
有什么影响力,但是洞察力,前瞻性还是有的。

    禁军三大营。

    就被泰宁侯府当作一个翻身上马的机会。

    府中唯一有可能进入禁军三营的才俊,就是陈闻礼。

    接下来,便是到各个大的山头,上香拜佛了。

    香上的多了,烟火气自然而然就飘到了真佛这里。

    朱翊钧知道了陈闻礼这个人。

    也从泰宁侯府的动作下,清楚知道“没落”许久的武勋集团,对于新编禁军三大营的看法……

    三大营中内部底层兵士的情况,作为皇帝的朱翊钧,只是了解了一些,可对于这些将领们的关注,那就多了。

    他们的聚会,私下会谈,一切针对禁军三营的讨论,都在被人暗中的记录下来。

    而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粗汉们,在没有对禁军三大营进行实际的危害行动,只有一些牢骚的话,朱翊钧也不放在心上。

    陈闻礼进入朱翊钧视线之后,他也安排人,对其专门调查了一番。

    十六岁就成婚了,现在有了一子两女,娶的妻子是成国公的孙女,身上没有太多武勋权贵的毛病,喜读兵书,善弓马骑射……

    泰宁侯府这样的老牌勋贵的加持,确实能给陈闻礼在朱翊钧的心中加上不少分。

    首先,对帝王的忠诚不容置疑,而真正的能力,也可以在后续的任上,看出些端倪。

    禁军三营可不是天天留在北京城的,这是要拉到辽东那广袤的天地去的。

    除了陈闻礼之外,还有一大批将领,甚至是千总的名字,出现在了乾清宫的御案上。

    这些,有些是兵部推荐的,有些是各营的监军推荐的。

    这些人有着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都很年轻。

    最大的不过三十五岁。

    年轻的天子,想拥有年轻的军队,而统领这支年轻军队的各级军官,也是年轻的……

    禁军三营的筹建,有条不紊的展开,到了万历六年年尾之时,兵部尚书胡宗宪上陈:陛下圣鉴,敬禀如下:禁军三营,诏下两月。诸部奋身,营军踊跃。遴选才俊,得丁壮一万三千有余,将官三十而卓。登册详明,规制初设。营地既划,八分功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