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对这一次的大规模御史巡查,非常重视。
一直到了正月初十,督察院上上下下都在忙着这件事情,外出巡查的御史所呈递上来的奏疏,走的都是军情通报途径。
而京师司礼监派发的训责,嘉奖旨意,也是陆续出京。
二十余名主要官员得到朝廷嘉奖,今年刚开年,考成记优,吏部考核记优,刚刚开年,这二十名官员都完成了绩效了。
当然,有嘉奖,也就有训责。
十八名官员得到了训责的旨意,两名县令被严肃处理,这个严肃处理就是罢官问责,等到属地事宜结束后,再行惩处。
实际上,这种急迫的情况下,若是做的这不过分的几乎都不会直接罢官问责的。
因为皇帝陛下亲自下旨意训责,对于官员来说,就已经是很大的惩处了,训责的旨意既是代表着皇帝他不满了,这以后是日后严惩的前奏,即便你在训责期间,将功补过,尽职尽责的去办差,没有得到后续的严惩,但你的仕途就已经戛然而止了。
而那两名县令,之所以连元宵十五都没有扛过去,是因为在他们治理的地方,最为糟糕,冻死的百姓最多,优胜劣汰,这一自然现象,在他们的属中,表现得凌厉尽致,官府没有一点作为,衙门门口一条街积雪扫的干干净净,却不管治下百姓的死活。
即便御史到了,也是装模做样,跟朝廷玩心眼,不老实,丧失为官信念……
而后,到那里得御史,只给这两个县官留了两日得时间调整,还是没有作为,便再次上书陈述弹劾。
而后的结局就这么注定了……
海瑞在这几日,频繁入宫,与皇帝商议诸事,而朱翊钧的精神头,也都在这上面……
皇帝重视了,朝中的官员们,也都重视起来……
随着这一轮御史巡查结果的公布,得到嘉奖的官员们自是面上有光,预定了仕途顺遂,而后,便更加小心谨慎为官,生怕稍有差池便毁了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而那些被训责的官员,则各个如惊弓之鸟,每日战战兢兢,一边竭尽全力弥补之前的过失,一边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在此巡查期间,海瑞再次求见朱翊钧,这一次,他跟之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