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五年自朱衡之后,潘季驯继任成为工部尚书,三年以来,朝会之上几乎很少奏对,不过,在朝会下面,朱翊钧却是经常召见他,商讨治河大计……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但母亲的脾气多少有些暴躁,时不时就要打儿子。
而潘季驯就是大明朝的治河能手。
在另外一个时空,潘季驯从嘉靖四十年开始,到万历二十年止,他奉三朝诰命,先后四次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三十年。
潘季驯于嘉靖二十九年以二甲进士出身,初授江西九江推官,以断案明敏着称。
巡按广东时,推行“均平里甲法”,严惩豪强兼并土地,减轻赋税不均之弊,获“铁面御史”之称。
巡抚江西时,疏浚南昌东湖,筑堤防洪,整顿盐政,裁撤冗官,政绩斐然。
第一次治河的时候,是黄河在在江苏沛县决口,漕运中断,威胁明祖陵……
而后再潘季驯的主导下,疏浚留城旧河,筑堤束水归槽,首次提出“以水攻沙”理念。河道复通,但因母丧丁忧中断。
第二次治河,是黄河邳州段决口,徐州城被淹,而后再潘季驯的主导下堵塞决口,修筑缕堤、遥堤,首次系统运用“束水攻沙”法。
万历初年,黄河再次泛滥,再次威胁漕运与陵寝,而潘季驯主导了国家级超大工程。
这个工程可不是盖朝天殿,万寿宫,而是筑河堤,高家堰六十余里,归仁集堤四十余里,柳浦湾堤七十余里,塞崔镇等决口一百三十处……
在此次治河之中,大明朝治理黄河的技术也有了突破,潘季驯提出“蓄清刷黄”理论,通过洪泽湖蓄淮水冲刷黄河泥沙,制定“四防二守”制度,风防、雨防、昼防、夜防;官守、民守,强化堤防管理。
职场跟官场一模一样。
只要你有卓越的能力,老板办什么事情,即便是你手下的人事调动,他都会询问你的意见。
潘季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便是朱翊钧,这样霸道的君主,也会开口去询问他的意见……
在得到潘季驯的首肯后,朱翊钧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旨让张佳胤前往浙江担任布政使一职,三日后,出发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