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中疑城之计而退走。黄武年间,徐盛病逝。徐盛曾获得君主“大壮”,三国时期仅有张辽、徐盛二人获此殊荣,他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徐盛,江东猛将,年少时就以勇气闻名,和黄祖的儿子黄射有一场对决,当时黄射引几千个兵来攻打徐盛,徐盛手下人不足200,悬殊有点大,但徐盛依靠地形和以逸待劳战术击溃了敌军,斩首一千多人,黄射再也没来侵犯边疆了。
第一次儒须之战,徐盛的光辉被甘宁所掩盖,百人攻魏营,何其壮哉,但是和徐盛之前200人,大破数千人的正面交锋相比,并不见得有多辉煌,而徐盛之功未必全无。而陈寿并未记载此多次吴军之功,故而只记载了徐盛从孙权御敌,而其他如周泰,潘璋,凌统等人皆无此战记载。
曹操复出濡须,臧霸,夏侯惇,张辽不下26军出击,董袭更是不幸沉江而死,臧霸更是先登攻破居巢,此时正是徐盛,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有所伤杀,风止便还,之后才有周泰击退曹公,而臧霸旧友孙观堂堂青州刺史更是殉国,此一战的神勇,虽张辽臧霸周泰不能及也。
《徐盛传》所载刘备次西陵,盛攻取诸屯,所向有功。此战并非是陆逊日后的总反攻时期,因为陆逊总攻在夷道。《吴主传》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溪蛮夷遣使请兵,东吴水军败退,蜀国水军进驻夷陵,刘备本可水陆并进,联合蛮夷。而正是徐盛所破的陈式,吴班屯夷陵的水军。阻碍了蜀军的进展,获许正是这次胜利,使刘备水师大损,放弃了水陆并进之法。使得战争朝向了东吴有利一方。刘备大败于夷陵后,曹丕三路伐吴,曹休更是督20余军,以向洞口,吕范全琮,徐盛迎敌。在此危急时刻,天时又站在了魏国一方,吕范船队损失甚重,而在此之前,周泰,全琮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