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出古北口,招降乃儿不花,后因胡惟庸案受牵连而被杀。
杨璟,安徽合肥人,明初将领。早年归顺朱元璋到集庆,后攻下常州,任亲军副都指挥使,到婺州等地,升任湖广行省参政,镇守江陵。进攻湖南,升任行省平章政事,与周德兴、张彬等将领攻入广西,进攻永州、靖江,平定广西。随汤和、徐达攻入山西,封营阳侯。洪武十五年诈死,追封芮国公,谥武信,8年后复出,随燕王朱棣靖难南征,战死于灵璧,追封为璟国公。
胡惟庸以结党谋逆罪被诛,同案株连一公、二十一侯,先后诛戮三万余人,当时远在北平的杨璟也被列为胡党,太祖下令燕王朱棣就近诛杀杨璟、灭其三族。朱棣接到父皇的旨意后,便与姚广孝密谋,他们深知杨璟乃忠勇之士,如今身陷谋逆之罪,实属无辜,若能设法将其全活下来,今后必有大用,于是便由姚广孝亲自出面,说服其追随燕王共成大事,姚广孝亲自为杨璟设谋诈死。
杨璟返回北平,然后随靖难大军一路南征,在决定双方胜负的灵璧大战中,杨璟挺身护驾,为救燕王而舍命捐身,以此报了燕王的活命全家之恩。朱棣继位,追封杨璟为璟国公,将他的生前履历及往事前功一概抹去,并在实录、史籍中均不作任何记载。至于杨璟一族,亦深知凡参与谋权夺位的臣子,在新天子得势之后大都难免灭口诛族之祸,故也心照不宣,将错就错,凡涉及杨璟身世的地方,一律削方就圆。
黄彬,江夏人,明朝将领。初从欧普祥起义,后劝普祥归降朱元璋,授江西行省参政,普祥死,领其众,从常遇春征赣州,定江西,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封宜春侯,后坐胡惟庸党死。
胡观,字明远,安徽凤阳人,明都指挥佥事。幼时随曾祖父迁居万全右卫,“土木之变”前后,曾随杨洪镇守芦沟、紫荆等地,屡有战功。智擒喜宁时,曾力歼敌方首领火力、火孙。
何文辉,字德明,滁人,明朝开国大将,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赐姓“朱”。曾参与平定江西、福建、陕西、四川。何文辉任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后提升为江西行省参政,收复江西,征讨邓仲廉,援助安福,赶走饶鼎臣,平定山尖寨,跟从徐达攻取淮东,攻下平江。
明太祖赐给他纹绮,晋升他为行省左丞,并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