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段岸狭水浅,不能通行重载船只,常受到黄河决口的影响,河床经常淤塞,因而运河航运时断时续。
白英建议把位于会通河道最高点的南旺镇作为分水点,称为“水脊“。他还建议在南旺修建分水闸门,建议利用天然地形,扩大会通河沿岸的南旺、安山、昭阳、马场等处的几个天然湖泊,修建成“水柜“,并且设置“斗门“,以便蓄滞和调节水量。同时开挖河渠,把附近州县的几百处泉水引入沿河的各“水柜“。宋礼采纳白英的建议,经过民工历时9年民工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使之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汇成一派巨大水系,使会通河得到了充足的水源。从此,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畅行无阻,漕运能力大大提高,每年从东南运粮米几百万石,接济京师。
宋礼治运工程主要有疏浚会通河,建戴村坝,开挖小汶河,引汶水及山泉水济运,建南旺运河分水枢纽等项工程,宋礼治运成功,保证了明代漕运的畅通。这次引汶济运工程有三项,一是筑戴村坝;二是开挖小汶河;三是建南旺枢纽工程。
戴村地形两岸夹山,坝基稳定,距南旺较近,直线距离只有38公里,是分汶河水济运最好的制高点。戴村坝初建时为土坝,“坝长横亘五里十三步,遏汶全流”。又在戴村坝上游大汶河南岸开引河一道,名称小汶河,长90里,纵贯汶上县至南旺入运河,作为引汶水渠。同时在戴村坝上游大汶河北岸坎河口,筑一道滚水坝,当大汶河水量小时,可拦汶水不傍泄,影响济运水量,当大水时起到溢洪的作用,破沙坝泄水入大清河,以确保戴村坝、小汶河及运河的安全。
戴村坝建成之初,并不完善,土坝年年遭水毁、年年要修,不然无法向南旺引水,岁修劳费越来越大,总理河道万恭令工部主事张光文用工15万元,在坎河口建成一道长宽各一里的堆石溢洪道,免去了年年岁修的劳费。万恭说:“坎河者,旱则止汶以济漕,涝则泄汶以全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