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来平卖,宪宗都听从了。彭时以旧臣受到倚重,遇有事情他都极力争执,毫不回避。而那时候宪宗怠于政事,大臣很少得到召见。万安同在内阁,交结显贵的宦官和外戚,使君臣上下隔绝,彭时颇为担扰。
彭时再次发病,又请求致仕,宪宗安慰挽留,彭时无法离去。彗星再次出现,彭时因而上书论关于为政之本的七件事:不要惑于佛事,浪费金钱;传圣旨专门委任司礼监,不要再任别的人,以防作弊;召见大臣议论政事;对近幸之人赐给太多,工匠冒官太滥,而犯重罪判死刑和流放的人,又不尽合法,应戒除滥加刑赏;虚心接受劝谏,不要厌恶恳切的直言;告诫廷臣不要模棱两可,凡是政令失当,应该直言论奏;清理牧马草地,减少权势要人的庄田。这些意见都切中时弊。
宁晋伯刘聚为他的从父太监刘永诚请求封号和谥号,并请赐给祠堂匾额,礼部引惯例驳回。宪宗特赐“褒功”匾额,命内阁拟好封谥,彭时等人说:“如果给刘永诚封谥,将来守边的宦官都援引此例来要求,变更祖宗之法就是从今日开始了。”有人援引北宋权宦童贯封王之事,彭时说:“童贯封王在宋徽宗末年,怎能是盛世之事?”此事于是被搁置。
彭时常常因为有灾变而上书,他的奏疏有的留中不发,有的发下有关部门,又多被阻隔,彭时因此郁郁不得志,他共休假七次,宪宗总是命御医去给他看病,还多次派宦官赏赐给他财物。彭时病逝,终年六十岁,临终时对前来问候的从弟说:“生死是常理,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只是冒居高位,上不能报国,下不能终养老父,这是我愧疚的。”最终没有一句话提及家事。宪宗闻讯后,非常哀伤惋惜,为他辍朝一日,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宪”,另赐钞一万贯,命有关部门予以安葬,任命其子彭颐为尚宝司丞。
彭时为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刚直敢言,持正稳重,务以大局为重,是明代天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