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一时。出为云南副使,四川参政,河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当时徐、邳等十七州县连被水患,曾钧请浚刘伶台至赤宴庙八十里,筑草湾老营河口,增高家堰长堤,缮新庄等,数月工成,进工部右侍郎。隆庆初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乞归,赠刑部尚书,谥恭肃。
毛恺,字达和,号介川,晚号节斋居士,浙江江山人。擢御史,以言事为执政者所恶,谪宁国推官,历瑞州知府,升南京工部主事,由河南右布政使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由吏部右侍郎改左侍郎,升南京礼部尚书,年六十五,谥端简。
沈越,字中甫,南京锦衣卫人,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平江民为之立碑,罗田亦祀于名宦。为御史,持廉秉公,厘奸革弊。以试事忤旨落职,出任开封府判,稍迁卫辉府推官,再迁德安府同知。因不附权贵,竟致归里。
马坤,字顺卿,号南渚,江苏通州人。授户部主事,历河南左布政使。升顺天府知府,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左侍郎。升南京工部尚书,改南京户部尚书。以振武营卒之变,稽训月粮被劾致仕。
任瀚,字少海,四川南充人。屡迁考功郎中,累至翰林院检讨,引疾请归,不报复,引还。为周来所劾勒为民,遇赦复官,致仕,终世宗朝不复用。神宗立,四川巡抚刘思洁、曾省吾先后疏荐,亦仅优旨报闻而已。瀚少怀用世专力百家二氏之书,晚又潜心于易,文亦高简为嘉靖八才子之一。
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贵梁芳,谪姚州判官。擢云南副使,调湖广,后起南京右佥都御史。正德时,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四川。世宗即位,起工部尚书,改刑部,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持正不避嫌,因屡见恪,遂致仕。“大礼”议起,与杨廷和合,又因世宗杖决大臣,乃数上疏力救。六年四月卒,年七十六。弘治七年夏六月,《明伦大典》成,追论林俊附和杨廷和罪,削其官。隆庆初复官,赠少师,谥贞肃。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徐学霅,字以言,号龙川,浙江上虞人,官至刑部郎中。“庚戌之变”后,廷臣集议制敌之策,群臣皆以琐细小事应付,惟徐学诗愤然说:“大奸柄国,乱之本也。”疏弹劾首辅严嵩,方士陶仲文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