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单。”
“在高峰期间,的确会出现大量的情况,许多人订同一家的菜,或者懒得下楼让你们去食堂买饭。”
“但即便是这个期间,由于缺乏专业的送餐工具,一个骑手一趟最多带十几份的外卖。”
“再多,就要洒了。”
“这一趟我姑且算你效率超群,只花了半小时,就跑上跑下在各大寝室楼全送完了吧。”
“十几份餐加起来,也就三十块左右。”
“送餐高峰期差不多在11点到下午1点,傍晚五点到六点,算下来三个小时,180块。”
“这里好像还可以。”
“但要注意,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很多寝室四个人是一的。”
“180?能有90的配送费就不错了。”
“再加上接线员分配骑手并不合理,时间上会有很多浪费,高峰期期间,恐怕每个骑手能够做到的平均配送费,还不到90吧?”
“非高峰期呢,比如现在就很鸡肋。”
“一趟半小时时间,一个骑手手上可能就三四单。”
“能有十块,都算好的了。”
“我们往高了算,早上八点到十点两个小时,下午一点到四点三个小时,晚上六点到十点四个小时,加起来一共九个小时。”
“但受限于课程和时间,非高峰期能跑两三个小时就算不错了。算30吧。”
“90+30=120。”
“你们的分成模式是骑手拿六成,乘一下是72。”
“也就是说,一天的时间,骑手平均到手的配送费还不到100,没错吧?”
陈腾的话让三批人一阵沉默。
过程不完全对。
高峰期和非高峰期,骑手拿的钱没陈腾算的那么多。
“但你们接线员分配骑手订单的时候,往往接一个分配一个,十分不合理。”
“这样会出现某个骑手单子太多,某个骑手单子太少的情况。”
“单子少的骑手一天可能也就二三十,单子太多因为送单的限制也难以超过100。”
“你们增加了很多的骑手数量来应付当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