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伸手揽着她的肩膀,温声道:“好了,别再愁眉苦脸,今儿是安若第一日上女学,你想叫她回来看着你这般模样吗?”
正好,说曹操曹操到。
安若脚步匆匆而来。
她穿着女学子的服饰,穿着长袍,绑着发髻,看上去如平日娇俏可人的模样大不一样。
叫人觉得稀罕。
今日我上朝早,还没见过她这模样,一时间倒是稀奇:“来来来,叫爹爹好好瞧一瞧。”
安若强压着嘴角的笑意,缓缓走上前,朝我行礼:“见过爹爹。”
“呦今儿真像个名门淑女的模样。”
郑沅芷在一旁忍着笑:
“咱们安若何时不像淑女了?”
安若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和我说起今日课上的情况。
十分兴奋,喋喋不休:
“书院里的夫子全都是女先生,各个都极有本事”
我与郑沅芷在一旁含笑听着,时不时应上两句,倒也热闹。
看得出来,她极其喜欢女学里的生活,还交到不少好友。
见她如此,我和郑沅芷作为父母,皆为欢喜。
时间缓缓而过,转眼便到宣化四年。
兵部侍郎张钧如今年纪大了,这些日子我时常听见他咳嗽,咳到身子都在打颤。
太后念起辛劳,特意派太医定时为其诊治温养。
可惜,到底人老了,年轻时受的累、积累的伤开始折腾身体。
我估计着,要不了多久,张钧便要告老还乡。
如今党项俯首称臣,西夏议和,割地赔款,外邦之乱倒是百年难见的安稳。
至于内政,自从太后上位,修生养息、轻徭薄赋、修善厉法,做了不少实事。
如今看来,正是中兴之际。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太后所行,皆一心为民。
只是,如当初郑太傅所预料的,皇帝年岁既长,年轻气盛。
他与太后虽为母子,但总有意见相左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