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就行。
或者直接当个带路党,赌一把。
吴信能成,说不定他们还能更进一步,把失去的一切拿回来。
输了,只要做的好看一点,那也没有什么损失。
以后朝廷打过来…
“陛下,我们其实忠心耿耿,是被贼逼的啊!”
失去的照样能拿回来。
更别说朝廷还要靠他们治理地方,只要不是蠢的当众说宣誓效忠反贼,出大力打官兵,一般都会让他们放点血,从轻处置。
而荀瑾瑜作诗防的就是这点。
即便这种概率很小,但也由不得她谨慎。
毕竟吴信这次模拟在并州可不是像以前一样直接对士族豪强们赶尽杀绝。
反而还是有所留手的。
更别说,这只是其中的一点好处。
而作诗逼士族豪强们团结一致的第二点好处。
也即是士族豪强们团结在一起了。
想一同抗敌。
那么自然会选择一个号召力强的家族当领头人。
不然一起抗敌没首领带领,或者没一个难以服众的人,又谈何团结?谈何抗敌?
所以…
这个人选是谁?
这点不必多说。
作为冀州最大,根基最深的家族,长安荀氏首当不让。
而荀氏首当不让。
那么尽管屡败,但顶着荀氏继承人身份的荀瑾瑜自然也理所应当。
毕竟荀氏族长在司隶。
而冀州刺史荀固安又身死。
那么你们不推荐他们两者声望之下,身为继承人的荀瑾瑜又能推举谁?
更何况这也是礼法问题。
家族中,“嫡长子”就是为所欲为。
袁绍袁术那种例子终究少见。
只能说袁术不争气,声望没袁绍高。
(吐槽一下,而且袁术长的也没袁绍好看,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古代也看脸。)
因此,这就是荀瑾瑜谋划中的第二点好处。
成为盟主,她自然也能统帅全局,把冀州的士族豪强们拧成一根绳,利用他们的力量用以抗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