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公子想征伐荆州,就必须占据大义才行,所以要叫荆州方面出错,是必须要做的事。”
“可老师又如何笃定,灭袁一定能促成?”曹昂笑笑,看向贾诩道:“那时吕布、刘宠、刘备他们尚未明确表态。”
“这与公子在汝南时所为来判定的。”
迎着曹昂的注视,贾诩平静道:“不过此事诩事先没向公子请示,这的确是诩之责,还请公子责罚。”
曹昂微微一笑道:“某既将亲军校尉部,交由老师节制,那此事就在老师权责之内,老师非但无过,相反还有大功,何来责罚一说?”
对贾诩的能力,曹昂是清楚的。
这件事,贾诩做的太好了。
一是检校了所派暗桩,二是磨砺了南阳文武,三是掌握了伐荆大义,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贾诩以此来证明自己能力。
贾诩归心了!!
看似什么都没有变,实则什么都变了。
“公子,今下渗透进荆州的暗桩,荆北一系已初步站稳脚跟,而荆南一系则已安稳下来了。”
曹昂话音刚落,贾诩就开口道:“尤其是近几个月,经军器局研制并投产的南阳纸,已在荆南风靡起来,恰是凭借此物,使得荆北一系与蔡、蒯几族有密切联系。”
“以此赚取到的钱财,荆北一系的暗桩,已在暗中接触一帮荆州文武,甚至资助一批避难荆州的才俊。”
果真没看错人啊!!
曹昂强压内心激动,看向贾诩的眼神都变了,别看贾诩讲的如此风淡云轻,但他却知这背后要付出何等辛劳。
荆州素来排外,想在这里做成些事,势必要付出很多代价。
而贾诩对人性的拿捏,放眼整个天下,那都是绝对的翘楚,曹昂现在都无比庆幸,当初把贾诩给扣下了,不然放跑了,或被曹操招揽,那都无法将其才华最大化。
“江东方面呢?”
想到这里,曹昂收敛心神道。
“派了一些暗桩过去。”
贾诩不假思索道:“但联系不太紧密,不过此事,今下已在荆州着手解决,江夏郡那边已有人在组建船行了,只要能将黄祖麾下一些将校收买,往返荆州、江东的私下江运就能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