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从初平元年到建安二年底,这看似较短的七年间,还是发生很多事情的。
荆州处在这种氛围下,内部又相对封闭与排外,不是说刘表死了,很多事就跟着彻底改变了。
所以曹昂要叫一些人,逐步认识到一个既定事实。
反抗是没有用的。
唯有顺应大势,才能求活。
这种微妙局面持续数日,就因为一桩事被打破了,而这恰是曹昂想要的契机。
死守江夏郡治的黄祖,终被孙香领兵击败,西陵城被曹军攻占。
这消息辗转到襄阳,就被曹昂第一时间命人散布,不止襄阳一带知晓,南阳、章陵、南郡等地皆被传开。
一时间人心浮动。
“大兄,还是您老谋深算啊。”
襄阳城外,曹军大营。
夏侯楙难掩激动,跟随在曹昂身旁,“难怪您在收到刘琮的修书,没有急着领兵入驻襄阳,这是想叫襄阳各方都受到冲击啊。”
“孙香领兵攻破西陵城,这一捷报传至襄阳,无疑是狠狠力挫了荆州诸族,叫他们深刻认识到我军实力与军威。”
“如此动荡局势下,我军分兵多路展开伐荆都能取得如此进展,而继夺取襄阳以北之地,趁乱夺占江陵城下,又终将西陵城给攻破,使江夏郡掌控在我军手里,这冲击与震撼实在太大了。”
“看来子林是用心了。”
曹昂停下脚步,露出欣慰的看向夏侯楙。
其实在此之前,针对曹昂的决断,在麾下有一些反对与担心,他们是怕迟则生变,毕竟刘琮都递上修书了,就该趁此大势入驻襄阳,继而掌控住荆州这处重镇要地。
仗打到这份上,不把优势都占了,那伐荆一役岂不就成了笑话?
刘表固然死了,刘琮固然请降,可荆州整体局势还很乱,尽早掌控住襄阳这座城池,那是有好处的。
但就是在这种氛围下,曹昂却力排众议,坚定自己所想,因为曹昂想要以最短时间以安稳荆北之地。
不过想达成这一所想,就必须要震慑住襄阳城内各方才行,归根到底,聚在襄阳城的那帮群体,才是具有影响力的。
而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单靠说些什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