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356章 长沙大捷振人心,风起黎阳大幕起(1/6)
    荆州,襄阳。

    征东将军府。

    “公子,通过这段时日的统筹营建,所辖军屯学舍竣工307处,在建学舍471处。”桓阶表情严肃,抬手向曹昂如实禀道。

    “如果期间没有意外的话,最迟到建安五年底,征东将军府所筹军屯学,即可覆盖现有军屯各处。”

    “只是想使军屯学,将适龄学童悉数吸纳,让他们从启蒙开始接受教育,军屯学所辖讲师缺额过大。”

    “尚缺多少?”

    曹昂眉头微蹙道。

    “近四千众。”

    桓阶思虑刹那,说道:“这还是公子强调的,先以扫盲识字为主,在军屯学普及最基础的。”

    “如果更进一步的话,要传授经学各类典籍,这个缺额将要翻上一倍还不止,毕竟经学与别的……”

    行路难啊。

    听着桓阶所讲,曹昂心底生出感慨,教育不管在何等时期都是昂贵的,在这个讲门户,划等级的汉末就更昂贵了!

    教育,不是将造纸术改良了,把印刷术鼓捣出来,降低了刊印书籍的成本,就能进行大规模增扩了。

    谁来传授知识。

    知识怎样定义。

    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更别提,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口音,想要扩大受教育的群体规模,这就不是载能办成的,这需要十年,二十年的长周期,坚定不移的倾斜资源才有可能做出来。

    至于科举,曹昂现在就没有想过。

    没有适合的土壤扎根啊。

    “等过些时日,会有一批群体移交给军屯学。”

    想到这里,曹昂收敛心神道:“现阶段的军屯学,就以扫盲识字为主,凡是在军屯管辖范围内的群体,适龄的学童必须要进学舍进修去!”

    “这点跟各地驻防将军府,各地军屯有司强调好,凡是有适龄学童不去进修,而在家中做各种活计的,一律严惩,对待那种屡教不改的,逐出军屯!!”

    “喏!”

    桓阶当即作揖道。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慢慢沉淀与发展的,对于曹昂而言,在他所辖的地域内,与军屯相关的群体,他们的子弟,要在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