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贲的,即孙坚的侄子。
不过孙策的脾性,根本就接受不了这些。
故而其表现的很激进。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孙策也是有才华的,特别是眼光也很毒辣,在经历了最初的失利后,孙策一边积极备战,一边结交被袁术扣下的马日磾,使其终得怀义校尉,谋划此事之际,还跟袁术麾下大将桥蕤、张勋保持联系,这一系列的安排部署下,也使得孙策逐步站稳脚跟。
一句话。
孙策的崛起之路,是靠他一人拼出来的,没有任何退路下斡旋打拼,但也正是这样,使得孙策做了很多激进的事。
如攻打庐江之际,陆康就死在这里,庐江郡治城破之际,纵容麾下兵士烧杀抢掠。
仅是这一件事,就叫孙策背负了骂名。
陆康,那可是名传东南的名士,其族在吴郡底蕴浑厚,整个江东上下,就没有不信服陆康的。
也是这样,使得孙策半脱离袁术,开始在江东征战下,遭到了不少反抗与谩骂,这又使孙策做了很多激进的事。
以杀震之,成了孙策的手段。
即便孙策也知这样不好,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不这样做的话,那他就无法在乱世下谋取根基之地。
因为孙策的强势,使得富春孙氏一族无不信服孙策,使得黄盖、程普这帮老将也都不提其他,使得吴景、孙静这帮长辈愿帮衬孙策。
也是在不停的征战下,使得孙策麾下愈发复杂,派系林立是一方面,私人部曲众多是另一方面。
周瑜在投效孙策后就发现这种情况,可是周瑜却也知道此事很难改变,但对周瑜来讲,他必须要做些什么,不然的话,江东根本就无法凝聚所有去参与到这纷争争霸下。
借着北方生变之际,周瑜说服孙策,由他出面联合刘备攻打江淮,继而达到一些战略谋划,这既有谋取战略纵深,破除曹军封锁之谋,更有借此战历练将校,使孙策麾下彼此制衡的打算,总而言之这一战啊,周瑜是势在必得!!
“襄安固然重要,但绝没有拿下合肥重要!”
在不少将校请战下,周瑜表情自若,放下所持军报,语气淡然道:“某决意留子康(公孙阳表字),领本部扼守濡须口,仲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