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帮他化解。
当然,其中的谋算,张天不准备马上跟徐闻说个明白。
让他承受一些压力,算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徐闻被张天这么一骂,也只得硬着头皮道:“弟子定当竭尽心力,不负仙师所望。”
…………
本来徐闻中了解元是大喜事,按照往常,百官定然要借口上门送礼,结交一番。
但今年的科举,但凡是个京官,都收到了风,谁也不敢堂而皇之地上张府贺喜。
只有傅瑾瑜这些熟悉的朋友,带着家中长辈的话,过来转达一下。
几天之后,远在襄阳城的徐家,则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一骑快马,一路从城外大声报喜,来到徐家。
徐父知道徐闻的水平,初初还有些怀疑。
但联想张天的手段,以为是张天给徐闻灌了什么顶,便安心收起喜报,派喜钱打发贺喜之人走了。
贺喜人一走,襄阳城中大小家族,纷纷来贺。
第一位自然是郭将军。
报喜之人入城,需要守城军士放行,他第一个收到消息。
自然备上厚礼,亲自来道贺。
其次是张百万家。
有了之前和张天、徐闻的“关系”,送的礼尤其重。
张百万逢人就说:“我早就说过徐秀才是状元之才的,如今中了解元,再中两下,就是连中三元了。”
…………
与襄阳热闹的不同,临安府的气氛越来越沉重。
榜单放出了,有人欢喜有人愁。
等贺喜的热闹过后,几千士子期盼的一甲三名的文章,却迟迟没有放出来。
等了几天。
一些士子按捺不住,开始频频在贡院聚集。
甚至已经有人在说:为何迟迟不见一甲的文章,莫不是其中有徇私舞弊之事?
最后,有监考的文官受不住压力,将前三名的文章张贴出来。
不贴出来还好,一贴出来,直接引爆了火药桶。
几千士子群情汹涌,大声辱骂“奸臣蔡安、徇私舞弊。”
刚开始时只是在贡院门口骂,在客栈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