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徐闻刚被钦点为解元的时候,还有很多士子在闹,想寻求一份公平。
也正是因为那次解元风波,让天下士子看到,他们追求的公平,在皇上眼里一文不值。
为了大局,为了国家利益,公平可以扔到一边。
正如原来时空的明朝“南北榜案”。
当时录取的士子皆是南方士子,北方无一人上榜。
榜单一出,天下震惊。
案发后朱元璋派官员前来检查,经过数日的复核。
结论就是当时北方士子的学问确实不及南方学子,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
但朱元璋可不管公不公平,他要的是天下民心。
谁若拿着公平说事,致大明朝失去北方百姓之心,那就杀得人头滚滚。
最惨的是有个叫张信的官员,明明是冤案,却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安朝士子自然不知道后世的“南北榜案”,原来还有些愤懑不平,民间多有怨言。
但随着张天北伐,这些声音彻底消失了。
只要能够为国家带来足够的利益,皇上都会帮着你作弊。
作弊作到天下皆知,知道了还欣然接受,徐闻这也算是古往今来独一份了。
张天想了想,也懒得管了。
科举越早失去神圣性,越能解开天下聪明人的束缚。
至于科举之外,普通百姓的进身渠道。
张天相信,自己在这个时代生活几十年的话,没有也能硬生生给开凿出来。
张天看向徐闻,道:“你可想好了?这状元之名未必是荣誉,有可能是污名。”
“说不定要在史书上遗臭万年的,后世士子但凡说到科举不公,都会拿你来举例。”
徐闻坦然道:“仙师后知千年,知道科举制度利在当下,弊在千秋。”
“弟子在仙师庇护下,此生无忧。”
“既然如此,岂能连区区清誉都舍不得,为千秋后世做一些事情。”
“嗯。那就好。”张天点点头。
只要有徐闻这个标志性人物,天下必然有无数聪明人看透科举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