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之中一些天才绝艳之人,原本可以避开这一届的考试。
但是,若是下届参加科举,纵使得了状元,也不及这一次的普通进士之名。
无他,就是与徐闻同年。
同年在官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系纽带,一般“同年”之间,都会互相扶持,共同进退,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能够走到进士这一层次的人,绝对没有书呆子。
他们岂能看不出徐闻的未来会如何。
可以说,与徐闻搭上“同年”这层关系,相当于抱到了安朝的第三条大腿。
加上徐闻风评极好,颇有风骨,既不好色,又不敛财。
实为天下士子之楷模。
除了文采差了点,几近完人。
自然追随者众。
不过,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徐闻做事自有气度,极为沉稳。
虽然自己颇受年轻官员的拥护,又有张天庇佑,却不骄不躁。
既不搞自己的小圈子,也不故作高洁。
连中三元后,没有因喜悦而失态。
只是宰了几个鸡羊,与家人庆贺。
看得安佑帝很是满意。
不愧是上仙的亲传弟子,不枉上仙给他醍醐灌了那么多次顶。
自此之后,徐闻由徐解元,变成了徐状元、徐三元。
…………
消息传回到襄阳。
张百万比谁都高兴,仿佛自家人中了状元一般。
逢人就说:“当初徐公子还是秀才的时候,我就说了,他未来是要中状元的。”
“哈哈哈哈,我老张果然没有说错吧。”
“当初在悦来酒楼,我家那不孝子,还被徐公子打过呢。”
张望听得很是无语。
自己被打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怎么老爹反反复复拿来吹嘘?
如今自己好歹是张家少主,要出入打理生意的,这让自己怎么见客人?
不过,这些话也就只敢在心里发发牢骚,张望是绝对不敢当面跟张百万提出抗议的。
…………
临安府这边。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土豆和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