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

    越荒诞、越离奇的,他们越喜欢。

    基本上是照单全收,来者不拒。

    于是,姜国出现了文化上的繁荣。

    短短几天时间涌现出将近十万本书籍。

    都是精品、经典,却出奇的便宜。

    书上署名的作者在将来也都是名震一方的大人物、贤智者。

    这种事情,大概就是花10万块钱买断《鬼吹灯》版权。

    而且不是一本,是10万本。

    这种事,前所未有,将来也不太可能出现。

    有了各种渠道弄来的钱,各使团疯狂买买买。

    货郎们兜售什么,他们直接包圆。

    不仅如此,各使团还主动搜集姜国的书籍、资料,民间技艺等。

    有专门的人游街串巷,到处写写画画。

    记录姜国建筑的风格,城市的规划,居民管理等。

    还有记录姜国乡村的风景,以及农田水利规划等等。

    风车、磨坊、水排……

    也有人在民间学艺。

    吹糖人、做炊饼、蒸酪糕等,都有人学。

    这是吃饭的本事,不能外传。

    但听说是其他世界的使者……

    而且有上百个姜圆的学费?

    这分明是给祖师爷发扬光大。

    而且这个学生悟性不错,一点就通,一教就会。

    可惜,就是太浮躁,心太急了,耐不住性子,沉淀不下去。

    哎……可惜……

    什么叫花钱如流水?

    各国使团深刻感受到了。

    上午好不容易弄来的钱,眼一眨没了。

    晚上又得揪着头发琢磨,明天的钱怎么弄。

    一而再、再而三叮嘱自己,管住手,不能随便买买买。

    可是第二天,货郎拿出的东西根本无法拒绝啊。

    “王爷,今天我碰到一个人,打算兜售一本秘籍。”

    “什么秘籍?卖多少?”

    萧国使团下榻的院落中,智囊神神秘秘写下几个字。

    “糯米封印术?糯米?封印?这是打僵尸的?”

    萧国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