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起昆仑玉,一定是有机会才会告诉自己。

    “你这么有钱,这么有闲,不如去转转,去看看。”

    “陈老,您要不要一起去呀?”杜红英多精明的人啊,她一个人去什么都看不懂看不明白,把这位大佬捎上,那就是带了一个移动的鉴定机器啊。

    “我一大把年纪了还让我折腾?”

    “您老这么多年了也没出过云市吧,一起去看看风景也好。”

    杜红英连忙道:“您放心,我保证给您老买卧铺,让您老在车上就像在家里一样。”

    杜红英最后靠着自己能说会道的嘴,能做会炒的厨艺征服了陈苏高,答应和她一起去看看昆仑玉。

    同行的还有卢星。

    “杜阿姨,您真要听我外公的?”

    卢星背着老人悄悄问:“我看过昆仑玉,其实……真的就是一种石头一样,不见得有大的价值。”

    “所以我才请你外公陪我们一起去看看。”杜红英很欣慰,这小子真的成长成才了:“你要相信,你外公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多。他这么说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卢星沉默了:好像很多时候确实是外公说得对。

    就很佩服杜红眼,慧眼识人。

    只是,当他们看到昆仑玉的时候,卢星觉得这次他外公看走了眼,自己说的才对。

    “凝重感不足,缺乏和田玉的润泽感。”

    卢星坚持这样说。

    “你得承认,它水头足、油性好,常优于和田青玉。”

    一道年轻的声音从旁边传出来,杜红英惊讶的看向走过来的年轻男子,这可不是圈子里人的行径。

    “这位小哥说得对。”陈苏高对外孙还是有点不满意,就是年轻气盛过于及早下结论。

    看问题得看全面,有优点有缺点再正常不过,最主要的是要看你侧重于哪一方面。

    “这位小哥对昆仑玉挺了解的。”杜红英来了兴趣,是人才她都想招揽:“请问小哥怎么称呼?”

    “大姐姐,别来无恙。”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