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洛妮娅正在一间实验室里专心致志的忙碌着。由于天命随时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布洛妮娅的任务,就是检查海渊城的防御系统。
爱因斯坦告诉她,天命内部也有网络高手,随时都有可能骇入海渊城的防御系统,一旦这里失守,海渊城所有的自动机甲和火炮轻则失灵,重则直接【叛变】。所以,布洛妮娅非常清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乎着整场战斗的胜负。
经过布洛妮娅认真的检查,发现海渊城的防御系统里,果然存在着问题。但在修复的过程中,让布洛妮娅烦躁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能动的系统里,当bug被修复后,反而瘫痪了,原来修复了一个小bug,结果导致系统出现了更大的bug。要是天命在此时发起进攻,海渊城很有可能一触即溃。经过加班加点的赶工,总算在造成严重后果之前,让海渊城的防御系统重新动了起来。
“这里有一个漏洞……这个地方的防御系统存在问题……不对,这里看上去怎么这么奇怪……不行,布洛妮娅记得,班长曾经说过,在她的家乡有这么一句话: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处小的漏洞,都有可能导致整个防御系统的崩溃,布洛妮娅必须把它们全部找出来,并解决才行……”
很快,布洛妮娅就充分体会到逆熵体制的缺陷。
由于逆熵是由无数个分部结合而成,而像海渊城这样的大型要塞,防御系统靠爱因斯坦一个人来编制作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她也有别的任务。于是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外包给多个分部,每个分部各自负责一部分。
但问题是,不同的承包方的能力和编写习惯不同。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各自承包的部分都能正常运转,但是给检查漏洞的布洛妮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有的代码清晰明了,虽然没有注释,以布洛妮娅的水平,一眼就能看出是怎么回事。但有的人写的东西,险些让几乎丧失情感能力的布洛妮娅红温了。她遇到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1定义自己也看不懂且毫无意义的命名,比如:nst 一个数字 =2;let 狗鱼皮="dog"。
2定义非常长,看了就让人头晕的函数,而实际上仔细观察后,布洛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