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山有蝉鸣 > 第九十一章 安茹服饰(1/3)
    在五角场的北面,有一条将文艺气息和现代创造力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小马路。

    它以“大学”二字为名,长度只有700米,一头连接着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另一头连接着企业云集的创智天地。

    大学路的车道相对狭窄,人行道的宽度却达到了八米,并被分成了三个层次:建筑前的户外餐饮区、步行空间和设施摆放区。

    沿街的每个店铺都用自己的方式为街道做出了贡献,通过招牌、花草、遮阳篷、外摆区个性化设计和不同的色彩,创造出室内和室外空间上的连续性。

    而且大学路上的这种连续性并不只局限于一个平面,错落有致的七层小楼贯穿街道始终,彩绘玻璃、外墙涂鸦、挑空天台等等元素构筑出了丰富的垂直业态。

    这种类似于巴黎左岸的开放式街区在2009年的上海并不多见,与矗立于陆家嘴的金茂大厦一样,大学路的设计也出自建筑设计事务所之手。

    每到黄昏时分,一些从ib、甲骨文、ec2大厦走出来的年轻白领向西穿过天桥,而从上海财大、复旦大学走出来的教授和学生们,则是在国定路拐弯,两股人流在大学路上不期而遇。

    他们的目标是这里所聚集的100多家食店、40多家咖啡馆、10余家私人影院,还有书店、艺廊、美甲店、桌游室等。

    马路两旁的墙满是流光溢彩的招牌,每家店铺都尽其所能变得富有魅力,不同的店铺设计师在这里施展才华——在大学路上分辨一家店铺,不需依靠门牌号,它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和标记。

    这里同样是创业者的“乐园”,很多大学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就重新在大学路上安了“家”。

    没啥启动资金的,就选择藏在小楼里的“孵化器园区”,如果运气好拿到了融资,则可以在沿线的ho租个小办公室。

    而杨守安的情况则是介于两者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天使投资人”,但这些年在制衣厂的经历让他也算攒下了一笔可观的积蓄,于是跟着中介风风火火地跑了三四天,最后选定了一间三楼的小屋子当做公司的根据地。

    没错,在乘坐客轮离开大山后的第九个年头,这个云阳村的“野孩子”终于实现了当初的“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