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成浆,用纱布过滤残渣,包裹起来用劲挤压出水分,还要加水重复挤压几遍,挤出来的水分就放置沉淀,沉淀几个时辰以后,倒掉水分,桶底就剩下一层厚厚的带着水分的淀粉。
红薯淀粉洗一遍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加水搅拌继续沉淀,洗粉沉淀的动作至少要重复三遍,这样做出来的红薯淀粉才会洁白细腻,没有洗干净的红薯淀粉带有红薯残渣,是很容易发酸变质的。
江孜没有选择在镇上购买已经加工好的红薯淀粉就是因为一看就知道洗粉沉淀的次数太少,淀粉还有些发黄,并没有她自己做的质量好,价格也不便宜。
当然,她自己做的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一斤红薯只能出100克左右的淀粉,相当于五斤红薯出一斤淀粉,一斤淀粉成本就要15文钱,只是这也仅仅是她的预估,有时候出粉量还达不到这么多,所以成本至少也要上了20文一斤,比铺子里卖的是便宜不少,就是自己做累得很。
两筐红薯大约有五十来斤,用家里的绞肉机来捣碎成浆是不现实的,必须得借用村里的石磨。
“还是等哥哥回来吧,到时候用小黑拉磨更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