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审未死,被百姓认为曾经为仁慈的士族豪强们,将不再关押于牢内,而是为解放事业出力,于此次大规模行动中提供帮助。】
【表现良好者,将由中央酌情考虑是否入替天教担任官吏,或充做备用知识分子,于教育、军队内教习文字。】
【八、创立治安队,军事行动中伤残者,将逐步调回城池,担任治安队,往后在内地的城池治安将不再由军队管控,实行治安与军队分离。】
【而伴随着吴信命令的下达,替天教首府邺城以林忠为首的中央官吏对此也反应迅速。】
【于大夏五年二月十日,便拟好文书,在中央发布文书——】
【《告百姓—遵循吴信制度指导,思想指导,共同建设三年计划》。】
【并于次日,由邺城出发的数百名骑手带着公文向着三州开展公告。】
【恭喜解锁新的立绘】
【三年计划——吴信】
【“豪强占田千顷,纳粟不过升斗?不过旧事。”】
【“百姓当家做主,量尽天下不公,才是今朝。”】
【“一册简牍,黑字写死七成归国,贪墨腐败,可待巡使马蹄叩门。”】
【“士族豪强仁义道德百姓述说,体顺民心,待其真心悔过。”】
【“三年,三年。”】
立绘上。
兖州许昌官邸内。
吴信穿着朴素的坐在主位上,身边四处都是忙碌的军兵。
而他身后则悬挂着巨大的三州地图。
以朱砂标注新设农村委员会与税政村庄所处,左下角写着三年计划、民治、民享的小字。
……
可以说,对于吴信这一系列改革消息,苏绾心中异常感兴趣。
若在往日,她敢肯定自己是非常愿意认真点开一一查看,随即从其中提取出能可用在大周身上良策的。
但现在局势的突然变化。
让她就算感兴趣,也不得不暂时熄了这些心思,把注意力放在了应对苏婉清的开始逐渐显现的攻势上。
略过吴信方面的消息,苏绾视线下移,字迹继续流转。
【大夏五年二月十一日,替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