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 第333章 沈六元该回京述职了(3/4)
人,就只剩下秦诏。

    此后,于府管家就时常与秦府管家走动。

    就连下朝,首辅大人都要等着秦阁老一同走。

    两人走得近,刘秉卿又时常告病,崔明启在内阁越发说不上话。

    崔明启就憋着一股劲,想将沈逾白调回京。

    凭着他这个好弟子在地方上的功绩,平调回京城也并非不可能。

    四品京官可比地方京官前途大得多。

    再者,他这个老师在内阁若都不能将沈逾白调回京,再往后他这个老师退了,沈逾白就更回不来。

    待到安公公派人递话之后,崔明启就给天元帝上疏。

    天元帝看完后随口说了句:“沈六元该回京述职了。”

    天子金口一开,沈逾白就将家底尽数收拾好,与新来的知府交接完,就定了起程的日子。

    新任知府李有光此前是昌升府的知府,昌升府乃是普通府,通府乃是直隶府,虽看着是平调,实际是升了。

    李有光知沈逾白在通府的政绩,心里明白沈逾白此次回京必是要升迁的,对沈逾白就极恭敬。

    待到府衙庶务交接结束,李有光便请沈逾白带他在通府走上一走,熟悉这片土地,沈逾白欣然应允。

    都转运盐使司必是要去拜访的。

    一方盐政可不是那般好相与的。

    沈逾白能插手盐政,那是因着盐政需仰仗他才好办事。

    李有光可没这个威望与地位,只得拖沈逾白牵个线,让他与都转运盐使大人熟悉一番,往后能和平共处,至于插手盐政,他是万万不敢有的。

    这第二个要看的,就是运河。

    李有光在府衙看到修运河的账目时惊得头皮发麻。

    他实在想不通一个小小的知府,怎敢修运河这等大工事。

    直到他看到那满屋子的银山。

    李有光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许多。

    二人坐上马车一路到运河。

    彼时已到了午时,正是劳工们吃午饭的点。

    运河附近摆满了小摊,卖面的,卖杂粮粥的,卖饼子的都在吆喝,有客人来,便揭开锅子,锅里的热气腾飞而起,氲红了摊贩们的笑。

    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