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回来非得弥补这段时间的空缺,要多吃几顿。
别的味道不说,这个价格真是天差地别,外面的食物好贵。
尤其是首都,几百块感觉是基础,动辄成千上万,那生活压力老大了。
他们在学校觉得八千块奖学金是巨款,去首都可能一顿夜宵都不够,干光了,那个消费层面有点夸张。
回到学校就正常多了。
四个人吃小炒,敞开吃也最多一百多。
中午,冯浩请客。
他们扎扎实实点了四个肉菜。
尖椒炒黄牛肉,粉蒸肉,红烧小鱼,宫保鸡丁。
清炒随便时蔬,玉米烙(大乔保留食物),青菜豆腐汤(这个汤也很神奇,就是菜叶子,但是不知道为何,在那些米其林大店,都喝不上,大店里的汤好像很腻歪)。
冯浩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跟毕业的学姐一样,喝惯了学校十块钱一份的汤,喝不完外面几十几百的汤了。
很多豪华的大店,汤都是例汤,一人一份,一份一百多,喝完,好像说不清什么感觉,总之有点腻。
即使拥有味蕾buff,冯浩也挑不出多少毛病。
这家店,生意好,食材新鲜,老板炒来炒去就这几个菜,手熟,就做的好吃。
其实很多大店,也是厉害的厨子,但是炒好,摆盘,上菜,传菜,专门包厢服务员,这样一道道过手,再好吃的也没有锅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