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 第798章(1/3)
    “来,说说怎么用启蒙教材,帮他们长见识。”

    陆知白道:

    “这第一本,我想命名为《幼学琼林》。此书的主要内容,是解读成语。

    借此,可以囊括天文、地理、岁时、人事等诸多方面。

    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对世间万象有所认知,拓宽他们的视野。”

    朱标不住点头,露出笑容,轻声应和:

    “嗯,这想法妙极,和三字经类似,格式却更活泼一些。”

    陆知白接着道:

    “对了,这个书,应该用骈文来写。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顿了顿,他说:

    “其二嘛,咱们干脆编写一本韵书,名曰《声韵启蒙》。

    写文章讲究韵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多读读对偶句,能为孩子们日后写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朱标听闻,不禁拍案叫好:

    “好啊!如此确实能让蒙童有言,且言之有物。你这一番用心之细腻,着实令人钦佩。”

    说着,朱标脸上浮现出一抹惭愧之色,叹道:

    “我平日里对那些弟弟、子侄,疏于教育,却未曾有这般深入的思考,实在是惭愧……”

    陆知白笑着宽解:

    “大哥言重了。您身为储君,整日忙于政务,肩负家国天下的重任,诸多事务缠身,实难事事兼顾。”

    朱标微微摇头,目光中满是关切:

    “可这些孩子的教育,关乎我大明未来,我也不应掉以轻心。”

    陆知白笑说:

    “殿下闲暇时去看看他们,但教育之责,主要还在师傅。

    对了,我打算修的第三本书,叫《增广贤文》。

    主要是寻章摘句,选取有韵的谚语、文献佳句,因而内容十分广泛。”

    朱标仍是频频点头。

    陆知白笑道:

    “在我预想中,这一本,不同于前两本的普及文史知识,重点更偏重于哲理。

    我们可以选经史子集中的偶句,比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朱标大笑起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