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也太胆大妄为了,真以为能瞒天过海?”
“莫不是觉得自己手段高明,不会被发现?”
“一个人是做不起来的,估计会牵连出不少人,又要人头滚滚了,唉……”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郭桓的胆大妄为既感到震惊,又充满了唾弃。
更多的,却是对朝廷局势的担忧。
他们真的是怕了,生怕再演变成又一场胡惟庸案……
……
第二天。
正值端午节。
民间热闹非凡,街头巷尾弥漫着粽子、艾草、雄黄酒的气息。
孩童们欢快地奔跑着,手缠五彩线,腰挂香囊。
河边,龙舟竞渡,鼓声震天,人们欢呼雀跃。
然而,他们却不知,朝堂之上,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五月初四的下午,刑部大堂内,初步审讯已悄然拉开帷幕。
郭桓像一只困兽,仍在负隅顽抗。
可户部中有人却率先打破了沉默,供出了六部的其他涉案人员。
锦衣卫接到命令,马不停蹄地奔赴六部拿人。
这一紧张的搜捕行动,不知不觉便持续到了夜幕降临。
期间,朱元璋多次急切地派人来询问审讯进展。
并且通知大理寺、都察院晚上加班,当晚就要开启三司会审。
刑部尚书开济,神色冷峻,端坐在主审位上。
督察院左佥事詹徽,目光如炬,审视着一切。
大理寺卿李仕鲁,眉头微蹙,在思索案件的关键。
还有刑部审刑司左审判吴庸,紧紧握着手中的卷宗……
这些人共同挑起了此次审理的重任。
随着审讯逐步深入,牵连出来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