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 第869章(1/2)
    既然老朱点了头,旨意随后就发了出来。

    刑部、度支监,分派出专门人手,形成小组,主管此事。

    国债、保险的清理工作,在三部门的协同下紧锣密鼓地展开。

    此事干系重大,审核需要又快又准,减少不法分子的操作空间。

    一连半个月,三部门的人员,都是牛马一般,每天对账对得头昏眼花……

    陆知白不晓得有没有人骂自己。

    但,若任由老朱无限株连下去,民间怨声载道,历史不又重演了吗?

    朝廷没有信誉可言,为了平息众怒,只能杀掉郭桓案的审理官。

    可即便如此,到底有什么用?

    对信用的伤害,已经造成了……

    所以。

    既要协调国债等民间利益,以后还要借机劝谏,希望郭桓案尽快平息。

    实话说。

    朱标虽然内里亦有果决狠辣的一面,但他确实比老朱宽厚太多了。

    有一个量化指标,叫做“死刑核准率”。

    指的是各部门报上来的死刑案中,皇帝复核过,仍保持死刑的比重。

    以刑部《洪武刑案录》为基准,在1368-1381年,也就是从开国到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亲批的2347件死刑案中,核准率达到了987,仅29件驳回——也许是胡惟庸案,使得数据偏高。

    而朱标监国期间,在1382-1392年,据《明太祖实录》与《东宫批红存档》交叉验证,十年间刑部上报东宫的死刑案1892件,朱标核准了589件,核准率为31。

    两相对比之下,只能说老朱确实是恐怖如斯……

    ……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六部仍是有些缺人手。

    但忙着忙着,也就习惯了。

    朱元璋翻阅了近几年的官员名录,忽然看到一个名字。

    于是。

    第二天早朝时。

    人事任免,不经吏部,便宣了出来。

    “着陕西参政滕德懋,试户部尚书!”

    文武百官低垂着头,然而许多人眼睛却动了动,想要看向现任唯一的户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