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52章 农圣的震撼(2/4)
生在1930年,此后他随着家人不断的迁徙,躲避灾祸,求学。

    光是一个小学,就历经了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省之地!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随后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担任教员。

    1960年,他在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性状特殊的水稻。

    此时,国际上已经有人在研究杂交水稻了。

    袁隆平判定这一株水稻为天然杂交水稻,并小心呵护。

    从小的颠沛流离,让他看到了无数的饥荒,和饥荒之下的惨祸 ,因此,他立志要让华夏百姓不再挨饿。

    他走上了研究杂交水稻之路 。

    1965年,他通过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1974年,他成功研究出南优二号杂交水稻,其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以上,高产的可达到700-900千克。

    该稻种是华夏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稻种,累计推广266万亩以上。】

    “什么?亩产竟然这么高!”

    “不可能,水稻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吗?”

    “太不可思议了,这,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吗?如果真的有这么高的亩产,那我华夏百姓,岂不是人人有饭吃了?”

    “这杂交水稻怎么发明出来的啊,具体的方法呢?就一个杂交,完全看不懂啊!”

    无数的帝王将相,看到那天幕转换后的单位和数字,一个个都吓惨了!

    这产量,比他们现在那些什么一百斤,两百斤,三百斤的产量也差别太大了吧?

    无数的百姓,则是一个个的跪在了地上,此刻,他们多么希望能够得到像这样的种子啊!

    【1985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要从三系法,两系法,到一系法,由繁到简,逐渐进步。

    此后的他,带领着团队,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不断的继续为杂交水稻事业而奋斗。

    2000年,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的指标完成,但他还不满足,还在继续研究更加高产的稻种。

    800公斤!

    90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