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78章 不杀士大夫(2/4)
,早就定下了灭亡南宋的目标,怎么可能答应呢?

    贾似道大败!逃回扬州,群臣群起而攻之,要求处死贾似道。

    最终贾似道被贬斥为高州团练使,在前往赴任的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

    说真的,有时候,看着宋朝的历史就很生气。

    对比一下宋朝和明朝,同样是以文制武,但明朝的文官在军事上的表现,却是完全碾压了宋朝。

    如民族英雄于谦,如戚继光抗倭背后的最大支持者和统帅胡宗宪,如比肩孔子的心学大家王阳明,还有进士猛男卢象升,还有颇具争议的袁崇焕等等。

    这些人或主政一方,统筹战略,或亲自上阵,指挥杀敌,都还干得挺不错。

    而宋朝呢?

    那些主政边镇的文官,可以说大部分都搞得很烂很烂,就如同当初的西夏立国,要是搞得好,西夏说不定根本没机会独立。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这次我们先不考虑其他各种因素,仅从宋朝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来看。

    明朝,为啥军事表现不错的文官不少?他们要是把事情搞烂了,那是真的有可能要被摘掉脑壳的。

    所以,自己不懂那就找懂的人帮忙,听会搞之人的话呗。

    而宋朝,搞得再烂又如何?大不了贬去偏远地方,还是继续当官,过几年再让同僚在朝廷里吹几下,说不定又回去咯。

    再看看宋朝的武将,那是一个比一个憋屈,就算是做到枢密使又如何?那只不过相当于是挂了个名,见到比自己低级的文官,都得战战兢兢。

    自从那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以来,宋朝对武将的压制可谓到了极致。

    文官犯错,毛毛雨咯,武将犯错,不管真假,先往死里整上一套再说!

    就像那北宋第一名将狄青,战功赫赫,最后做到了枢密使,结果呢?

    先是被人污蔑家里的狗长角了,院子晚上会发光。接着,就因为京城发大水时,搬家到大相国寺,在佛堂住着。

    最后就这样被文彦博,欧阳修等一众北宋名臣给罢免了枢密使,外放到陈州当知州,最终在憋屈中病死。

    狄青离开前问文彦博,他究竟犯了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