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39章 盛极而衰(3/3)
派许宁去接任王越的总兵官职务。

    然后,大同巡抚郭镗又上书说汪直和许宁不和,容易影响军务。

    这下,朱见深直接将汪直贬去南京当了个奉御。

    王越的威宁伯爵位也被收回,接着凡是跟汪直亲近的那些将领,大臣也全都遭到了贬斥。

    后来,大臣们还不罢休,连个养老的奉御也给汪直夺走了,贬成了个闲人。

    自此,汪直彻底退出了明朝的政治舞台,此时,他应该大约只有24岁左右,此后,史书重就没有了关于他的记录,只提到了一句:“竟良死”

    大概也就是善终的意思。

    这就是明朝四大权宦的一生。

    从他的一生来看,他虽然行事狠辣,办案时喜欢用酷刑,也有嚣张跋扈,排除异己。

    但和王振,刘谨,魏忠贤相比,造成的破坏力简直是不值一提。

    再者,那些满朝的公卿大臣,难道一定都是正确的?

    宋朝不杀士大夫,那些士大夫都烂成个什么鸟样了?

    自己当官违法犯罪,鱼肉百姓没事,就不许别人夹你的脑壳,夹你的脑壳就是残暴吗?

    而且,即便说汪直在边关坐镇的时候,有一些挑衅,导致军事冲突的情况,但在那几年,边关是相对稳定,频繁获胜,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比较搞笑的是,就在汪直被贬,王越被夺爵之后,没有一个月,蒙古小王子就带着人再次来大同把明军一顿暴打。

    结果边关、朝廷选择了一起隐瞒这件事情。

    直到好久好久过去,这件事才曝光了,气坏了朱见深。

    有人分析,为什么满朝上下都要不约而同的隐瞒这次败绩。

    因为,正是他们一起发力,将汪直和他的派系全部驱逐出朝堂之后,很快就发生了这个事情。

    这不就是在证明他们无能吗?要是让朱见深知道了,分分钟又得重新重用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