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在工人中的人气上升,厂里的局势正朝着一个更加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随着厂内的局势愈发复杂,许大茂虽然在短时间内凭借自己的手段巩固了副主任的职位,但他深知,这一切远远没有结束。赵国强的步步紧逼,傻柱在工人中的支持率不断上升,这些都让他不得不加倍小心。
在经过几天的思考后,许大茂决定不能再继续被动应对。他要主动出击,给赵国强制造麻烦,同时进一步拉拢工人。通过控制舆论和暗中操作,他计划打一场“人心战”,把工人的支持再次拉回到自己身上。
首先,许大茂利用副主任的职权,暗中安排一些工人参加安全检查小组的培训。这个小组虽然看似只是监督厂内的安全生产,但实际上在工人内部有很大的话语权。通过安全检查小组,许大茂能够间接影响到生产线上的操作流程,进而影响到生产效率。
许大茂特意提拔了几位平日里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工友,给他们安排了小组负责人职位。这些工友大多是老员工,他们本来就有着不错的威望,现在又成了安全检查小组的负责人,话语权大大提升。
“咱们厂的生产安全非常重要,不能有半点马虎。”许大茂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安全检查小组的成立,不仅仅是为了检查问题,更是为了让每位工人都感受到厂里的关心。”
这番话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是通过小组的成立,许大茂暗中掌握了车间的管理权。虽然赵国强仍然在生产指标上大做文章,但许大茂通过这一手段,逐渐掌控了生产一线的动向,使得赵国强的监督失去了效力。
工人们一开始对安全检查小组的成立没有太多在意,认为这不过是厂里又一个例行的管理措施。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逐渐发现,小组的成员大多是许大茂的亲信,而这些人负责的工作往往涉及到生产一线的各个细节。
一些工人开始感到不满,认为这是许大茂在搞“小圈子”,只提拔与他关系好的人。特别是那些原本与许大茂没有什么交情的工人,感到自己被排除在了权力圈外。
“咱们干得再多也没用,许副主任只认自己的人!”一名工人在午休时抱怨道。
傻柱听到这些议论,心中隐隐感到许大茂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也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