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61章 中药厂改制(2/4)
疑惑。

    “书记,这样一来,资金不是更加分散了吗?”

    “而且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公司,人才缺口更大了。”

    李青山说道:“先把架子搭起来,再慢慢往里面增添人手。”

    “就像南方的那些大公司一样,分的越细,专业性越强,大家只干自己擅长的事情,总会越来越熟练的。”

    资金的事情李青山没有细说。

    这根本不是问题。

    看起来每个分公司都需要启动资金,实际上总体资金量是一样的。

    但是却可以实实在在的增加资金流动性,产生流动性的gdp增长。

    简单来说,就是原先中药厂一年产值500万,就是500万的gdp。

    但是现在药材公司采收200万原材料,250万卖给中药厂,中药厂生产出成品后300万卖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500万卖给各个渠道,物流公司承担其中各个环节的仓储、运输费用50万元。

    累积产生的gdp至少翻倍至上千万!

    而且各大分公司甚至可以外接业务,完全可以自主运营。

    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饭吃。

    出了问题直接找相关公司就行,这样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而且能提高专业度,让双河医药集团更加专业正规,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

    这是后世大公司都在采用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李青山直接照搬过来。

    李青山又看向耿波,问道:“双河中药集团拆借给指挥中心的资金,乡财政什么时候能归还?”

    耿波苦笑道:“我们双河乡原本就是国家级的贫困乡,去年的财政收入总共不到100万。”

    “今年的夏粮征收之后,可以归还30万,其它的只能以税收减免的方式分期偿还。”

    按李青山原本的规划,双河制药厂五年之内只需要上交20的利润,其它利润要用于自身的发展壮大。

    耿波说的税收就是这20部分。

    双河水泥厂也是差不多情况。

    总之,指望乡财政还钱那是门都没有。

    这件事情肯定还要靠银行和上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李青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