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517章 农村和农民的问题(2/3)
三碰了一杯,感慨的说道:

    “每次来双河镇,我都能感受到双河镇人民从脸上乃至心里伸出发出来的那种幸福的笑容。

    这对于我们这些组织干部是最想追求的东西,我打心里里高兴!如果全江北省的老百姓都能像三哥一样开心,那我死了也值。

    青山,咱们身上的担子不轻啊。”

    李三由衷的说道:

    “姚大哥说得对,想想几年前咱们李圩村的村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那时候还穷得叮当响,村里就没有几家盖得起砖瓦房的,全部都是土房子,那时候做梦也不敢想今天的生活啊。

    现在不仅所有人都住上了小洋楼,家家户户都有冰箱彩电洗衣机了,甚至连小汽车都有一多半的家庭购买了,你敢想?”

    张波也说道:

    “三哥这话说得太对了,像我们这些年纪轻轻都跑出去做生意的人,最能体会其中的差距。

    当年双河乡本来就是全国贫困乡,大部分老百姓过得都很艰苦,李圩村更是全乡最穷的村子。

    咱们村子里的光棍也是最多的,因为本村的都想嫁出去,别的村子的一听是咱们李圩村的男孩子,人家死活不愿意嫁过来。

    村里面唯一一条通往外面的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根本就走不了路。

    咱们村几乎一大半的人都出外打工去了,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来了几乎跟那些被废弃的村庄没有任何区别。

    就拿三哥来说吧,他也算是咱们村有名的能吃苦也有本事的人,但是为了给两个儿子结婚,不仅耗尽了一生的积蓄,还借了一大笔钱。

    若不是青山书记的到来,他们家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缓过气来呢。”

    “咱们村里人就是这样,种庄稼原本就是靠天吃饭。

    一旦遇到结婚生子或者其他喜事、丧事或者生病等等,很容易欠一屁股债,要很多年才能缓过气来。”

    张波言辞恳切,就连郑主任都点了点头。

    这就是广大农村的现状。

    农村的经济基础本来就非常脆弱。

    哪怕是稍微有点钱的家庭,一旦遇上大事,很容易直接返贫的。

    而且,这